近日,在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、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承辦的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 (IACMR) 第九屆會議上,極飛科技受邀,分享利用數字技術推動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經驗。IACMR 是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最具權威性的世界級學術研究組織,本次年會以“培育中國的企業家精神”為主題,匯集了600位來自全球管理學界的專家、學者和中國優秀企業家。
在學術論壇環節,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槚欽以《宏觀鄉村振興下數字農業技術的微觀載體》為題,圍繞“數字技術如何在農村地區普及”、“數字技術如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”以及“推動中國數字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”三個研究角度,展開討論了中國農業正在發生的改變。當前數字農業技術應用為農作物的種植規模和產量提供了保障,不僅幫助中國農業向市場化和工業化轉型,也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,幫助中國農民轉型升級。
數字技術如何下鄉?
極飛以農業無人機作為行業切入點,大力推動了數字農業技術應用的商業模式轉型。從 2014 年至今,極飛先是通過專業飛手為農民提供直營植保服務,隨后與農資經銷商合作開展無人機銷售,再到擴展農機經銷商渠道,搭建起集培訓、維修保障和售后服務為一體的分銷體系。通過 7 年時間,極飛的無人化農業設備已經累計服務了全球 900 萬多農戶。
目前,極飛開發出了一套貫穿“耕、種、管、收”各環節的數字化解決方案。極飛的農業無人機和無人車能夠幫助農民高效完成播種、撒肥和施藥作業。在農機自駕儀的改造下,傳統大中型農機也能實現精準作業和自動駕駛。通過農業遙感、物聯設備以及智慧農場管理軟件,農民可以輕松地利用大數據分析和 AI 輔助決策來管理農田。
安裝了極飛農機自駕儀的拖拉機可在夜間自動駕駛
數字技術如何提升農業生產效率?
傳統農業生產管理模式里,在植保環節,人工噴灑可以做到精準,但是效率卻非常低下;拖拉機等大型農業設備可以做到高效,但卻犧牲了精準度,從而造成農藥和化肥的浪費,同時還造成土壤的板結而導致作物產量減少。而在無人機這樣的新型農業生產工具出現之后,精準和高效不再是農業生產中天平的兩端。
在節本增效的基礎上,數字化技術有助于加速推進中國農業市場化和工業化進程。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建立作物生長的數字模型;無人化設備記錄作業數據,農產品生產全流程可追溯;生產成本的降低還能夠提高農產品的價格競爭力,讓農民進入到更大的終端市場。
推動中國數字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
農業走向市場化和工業化的轉型,也將催生一批能夠熟練掌握新型農業科技的“新農人”。當前,城市化的快速發展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、科技企業的創新和國家政策的支持是推動中國農民轉型升級、數字農業發展的四大關鍵因素。
極飛智慧農業設備降低勞動強度,助力中國農民轉型。年齡較大的農戶完成培訓后也能輕松使用
極飛通過智慧農業技術的普及應用,不僅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,還助力行業進行“綠色革命”,在減少糧食損失、降低碳排放、節省農藥化肥使用等多方面積極創造社會和環境價值。未來,極飛還將繼續推動數字農業的科技創新,幫助構建中國智慧農業生態系統,讓每一位農戶都能享受到數字技術帶來的成果。